考试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学生  >  考试

考试

· 本科生院考务科是全校考试工作的主管机构,负责制定规章制度、统筹安排全校性考试(如期末统考)、监督与检查考试过程、处理重大考试违纪事件。学院(系):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考试工作,包括安排监考教师、审核考试资格、组织试卷命题与审核、组织阅卷等。课程主讲教师:是考试工作的直接责任人,负责命题、监考、阅卷、成绩评定与录入、试卷分析等。

一、考试方式与命题

1. 考试方式:可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。

· 具体方式多样化,包括但不限于:

· 闭卷笔试:最传统的方式。

· 开卷笔试:允许携带指定资料。

· 课程论文/报告:常见于人文社科类课程。

· 课程设计/大作业:常见于工科、设计类课程。

· 实验操作考试:常见于理科类课程。

· 口试:常见于语言类或研究生课程。

· 机考: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考试。

· 考试方式由课程教学大纲规定,任课教师应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。

2. 命题要求:

· 科学性:试题应能体现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,覆盖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。

· 规范性:试卷格式规范,题意明确,文字准确,图表清晰,分值标注清楚。

· 难易度:应有合理的难度梯度,能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。通常要求平均分在65-80分左右,并有良好的区分度。

· 每门考试课程应做好难度相当的 A、B、C 卷(其中 A、B 卷为正式考试试卷,题量为 120 分钟;C 卷为补考卷,题量为 100 分钟; 并尽量避免与 A、B 卷同题(可删除)。同一门课程近两到三年的试卷内容雷同率不得超过20%。每份试卷必须标明开卷或闭卷,页脚。 ·

二、 考试实施与监考

1. 学生考试资格:明确规定缺课超过规定学时、未完成作业或实验者,可(由其任课老师)取消其考试资格。

2. 监考职责:

· 监考教师必须提前(15分钟)到达考场,清理考场,安排学生座位。

· 严格执行考场规则,核对学生证件(学生证、身份证)。

· 宣读考场纪律,按时发卷、收卷。

· 对考场内的违纪作弊行为,应立即制止,并固定证据,明确告知学生,在《考场记录表》上如实记录,考试后及时上报。

3. 考场纪律:

· 学生必须携带有效证件入场,按指定位置就座。

· 严禁携带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(如已带入,必须关机并放在指定位置)。

· 严禁交头接耳、抄袭、代考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。

三、 违纪与作弊处理

1. 认定:明确界定考试违纪和作弊的行为(如夹带、抄袭、交换试卷、使用通讯工具、代考等)。

2. 处理程序:一旦发现,监考教师立即认定并上报(本科生院考试中心),由学生所在学院和本科生院联合调查、认定。

3. 处分等级:根据情节轻重,给予相应纪律处分,包括:

· 警告

· 严重警告

· 记过

· 留校察看

· 开除学籍

· 相应的处分会记入学生个人档案(1年,记入档案1年期间该学生无违纪则可撤销)。

四、 补考、缓考与重修

1. 补考:正考不及格的学生,通常有一次补考机会。补考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初。

2. 缓考:学生因疾病、突发事件等正当理由不能参加正考,可提前申请缓考。缓考通常与补考同时进行。(缓考默认为缓1年后参加考试,缓考的学生也可以在补考前申请该课程的补考资格,但只能获得补考成绩。)

3. 重修:补考仍不及格,或无补考资格者,必须通过重修该课程来获得学分。重修需要再次选课、上课并参加考试。